请问语文教材总主编:您是否还记得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倘若缺乏思考与行动能力,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动性,就可能迷失在茫茫书海中难以自拔。
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各个年级的使用,推进阅读成了当下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毕竟,多读书、读好书,对人一生的成长大有裨益。但是,当考试命题倒逼学生阅读等形式出现后,人们的疑问也来了:把名著变成考题,文化就传承了吗?学生阅读量少,是因为他们不想读吗?
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一位学者对推进阅读的思考。问题所指的温儒敏教授,是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
《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您是否还记得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 》
文 | 程世和
温儒敏先生:
你好!这些年来,看惯了各种新课改的手段翻新,看惯了诸多教改专家的登场与表演,所以最近见朋友圈中在疯传《改革|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一文,还真冒出了一身冷汗。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感到现在的孩子太可怜、太不幸,几个专家学者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数以亿计孩子们的命运了!
为了数以亿计孩子们的命运,本人忍着酷暑,写出以下文字,以“他者”身份冒昧地向你,向《改革|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一文提到的核心人物、“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温儒敏先生发出一连串的质问。
第一波追问:
1、当下最急迫的是千方百计“救救孩子”,还是一味给孩子“下猛药”、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
2、面对教改愈改学生负担愈重的现实,您在脑海中是否回荡起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
3、您是否意识到,为孩子减负才是教改第一要务?
当今,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最重,他们早出晚归,睡眠严重不足,除了上课、写作业,几乎没有户外活动。正是如此,整个社会都一致呼吁为中小学生减负。
然而,《改革 | 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一文小标题却是:“现在你的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在这个细思恐极的小标题下,是他们引用您的一段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我注意到您最近有个声明:“网上疯传我三句话,都是标题党所为,需澄清一下。我没说过‘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我讲高考是选拔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阅读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
在我看来,您的声明与“标题党所为”并无二致,都在强调大力提高语文高考尤其是阅读考试的难度。翻阅您今年五月的一次讲话,里面充满着比“标题党所为”还要恐怖的“疯狂金句”:
“语文教学的病症在哪里?……就是读书太少。”
“药方是什么?(在语文教材)编排下猛药。”
“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什么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为要。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考试倒逼你读书。”
姑且不论“金句”内容如何,单就语词本身,什么下猛药、专治、考试、倒逼,哪像一位有人文情怀的学者发言,倒像是一位面对严峻治安形势而主持“严打”或“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讲话。在这些金句的背后隐藏的不正是一种令人胆战的杀伐之声吗?
您说现在孩子读书太少,我认同这一判断,但您应该追问:孩子们为什么读书太少?
您归结为孩子受到网络时代的负面影响:“从手机网游‘王者荣耀’到短视频应用‘抖音’‘快手’,学生所受诱惑‘五光十色’,不胜枚举,许多人进入高中后阅读量骤减,大学阶段读书更少。”
乍听起来很有道理,略加分析就经不起推敲。中小学生在校有老师管,在家有家长管,白天课满满,晚上作业做到十点,哪有玩手机的闲暇?沉迷网络者毕竟不占多数。
实际上,中小学生阅读量不足在网络之前就已出现。改革开放前,有阅读时间但无书可读;改革开放后,有书可读但没有阅读时间。所以,要提高阅读量,就得给孩子课余时间,把教材厚度与难度减下来,把过多课程压下来。
你我都是读书人,您应该知道阅读经典需要大量时间,您要现在的孩子大幅度提高阅读量,就得给他们大量课余时间,就必须呼吁有关方面把教材的厚度与难度减下来,把过多的课程压下来,为中小学教育减负,为中高考减负,为孩子们减负。
您把孩子读书太少归咎为孩子自身,势必对孩子采取严厉“打压”措施。请问,在中高考竞争愈演愈烈而孩子几无喘息的当下,您一再声言要“下猛药”,用“考试倒逼你读书”,这是不是一种不体恤孩子疾苦、缺乏人文关怀的“暴政”?
第二波追问:
1、您在提倡“海量阅读”、大幅提高阅读速度之前,是否应该对“什么是真正意义的阅读”等问题作出理性追问?
2、您大谈“无边界阅读”,是否违背了一切学科都必须有边界设定这一基本原则?
3、您将阅读教学重点放在快读、跳读、猜读甚至“连滚带爬”式阅读上,难道不会败坏孩子阅读兴趣、将阅读教学变成应试教学吗?
我们都懂得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阅读经典,对培养人的文化气质,拓展人的精神视野都具重要意义,但是不能盲目夸大。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从理论上说,书读得越多越好,但一个人倘若缺乏思考与行动能力,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动性,就可能迷失在茫茫书海中难以自拔。
人类发展到今天,即便是经典,已让人目不暇接,更何况还有海量好书,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因此,衡量人的读书能力、水平以及质量,主要看他读书是否精当。
作为一个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世界视野的中国人,我们应该在传统“经史子集”中读上一经、一史、一子、一集,再读一部古典小说以及若干部现当代名著,还应读一部希腊、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北欧、俄罗斯、日本、南美、阿拉伯以及非洲名著。总之,以本民族经典为主,兼顾域外经典,精读一些具有理性精神、道德力量与审美情怀的人类精神读本。
不要总认为18岁前是大量阅读经典与好书的时期。绝大部分经典好书,其深层内涵必须等待读者有了一定阅历与思想深度才可能把握。
我认为,阅读的黄金时期是在大学乃至人到中年以后。在中小学阶段,我们最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适量适时阅读,而不是大量超前阅读。
我们在强调共同阅读一些人类精神读本的同时,还要明白阅读也是个人的修行,能够自由选择的个体行为。
对中小学生,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最低限度的阅读书目,最好不要超过二十四本(中小学二十四个学期,一学期一本)。不要嫌少,倘若一生有二十四部经典伴你前行,内心已然充实,何况中学毕业后还要读书。
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深沉、丰满,对人生与世界有一种反思与探求精神。故此,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精读、研读,而不是泛读、快读。中小学阅读教学应重点引导孩子学会慢读,沉浸阅读、专注阅读,不应过多添加阅读任务,以免干扰阅读过程。
考虑到中小学生还处于未成年,在阅读“四书”一类古典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研读,为学生作文字与意义上的必要疏解。
我建议在语文课之外单设一门阅读课程,这门阅读课程每周只开设一两节课,每学期只读一部经典,让老师和孩子们一同研读,慢慢读上一个学期,重在疏通字句、把握精义,没有作业,也没有孩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彻底抛弃语文教学现在的应试模式,索性让师生们无功利自由阅读一两个或两三个小时,期末只作简单测试。
在制定中小学阅读教学规划以及考试方案时,我们必须对“什么是真正意义的阅读”、“应该怎样阅读”作深入追问,形成对阅读的理性认知,探究出具体对策。
第三波追问:
1、您主编的“部编本”教材,高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增加到72篇,是否有悖于“仁者爱人”的儒者情怀以及春风化雨的中国人文主义精神?
2、是否违背了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的“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
3、是否存在着对“实施意见”过度化、教条化误读的问题?
我本人就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深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强调任何一种文化的重要性都不可过度。
大体而言,优秀的文化来自于古今中外四个方面,而我们所培养的受教育者,既要接受古今中国的文明成果,也应接受古今整个人类的文明成果;既要有传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中国情怀,也应有与整个人类共进步的世界胸襟。
故此,教材编写者在古今中外篇目的选择上应遵循大体均衡的原则,可以有所偏向但不能过度越界,否则就背离了培养全人的教育宗旨而可能把学生教育成不够完善甚或偏执的人。
在我看来,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主要祸根在于我们总是以种种高大上的理由不断添加这样那样的课程或内容。结果我们的孩子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精义阐释,而不在于大量背诵古诗文篇目。
教材编写者首先要深入把握中国文化中重统一大局、重人文教化、重天下为公、重民生疾苦、重日常人伦、重志节操守、重个体自由、重自然情性、重宇宙大观、重诗意栖居、重精神旷达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遴选相应古诗文名篇,但也绝不能过量。
就你们选定的72篇而言,其中有不少抒发的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以及男女之情不得实现等人到一定阶段才可能有的人生慨叹,实在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提前”学习甚至背诵它们。
还有一些篇目,文字或朴质或深奥,远离学生实际,难以产生亲近感。从内容看,有些篇目应该成为公务员考试或在职公务员考核的必背篇目。
多年以来,你们总是在呼吁中小学教育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殊不知最需要贯彻“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是你们这些教材的编写者。
教育除了开发人的智力,还要留有待其自由生长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修复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文化传统、使之重新深入民族骨血,有一个渐进漫长过程。倘若急于求成强力推进,就如同给沉疴已久的病人下猛药。
“救救孩子!”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是“民族魂”鲁迅先生的呐喊,也是钱理群先生的呐喊,我的呐喊。
专此,敬颂
暑安!
程世和 2018年7月23日夜
编辑:小皮
本文来源:钓月轩,作者:程世和,文章内容有删减。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